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正式宣告:推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
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时间表:到2018年末,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基本形成,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不低于20%。
什么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
现在我们使用的互联网,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这样的海量规模被形容为“让地球上每颗沙粒都有一个IP地址”。也就是说,当我们用上新一代互联网后,就能够解决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
这样一来,以人与人相联为特点的当代互联网,将变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的三位一体的新一代互联网。
新一代互联网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没有它,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不出意外,2018年,将是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大规模商用的元年。
IPv6,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7.51亿互联网用户仅有3.38亿个IPv4地址,人均0.45个。国外数据也不乐观,亚太、欧洲、拉美、北美等地区的IPv4地址池早在2016年10月底就已完全耗尽。
与IP地址严重匮乏的现状相对应的,是高速发展的“万物互联”时代。从前,电脑是奢侈品,只在部分家庭普及,40多亿个IP地址绰绰有余;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迅速瓜分了大部分剩下的IP地址;如今,扫地机器人、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各种智能设备的加入,使一个人能同时拥有四五个终端,IPv4支持的IP地址枯竭是必然结果,而且这一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互联设备数将超过300亿,其中中国IP地址需求可能超过100亿。
由于现行的40多亿个公有IP地址数量紧缺,很多人实际使用的都是运营商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生成的虚拟内部IP地址,从而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共用一个公有IP地址与外部通信。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指出,虚拟地址虽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和运行成本,只能作为过渡手段。
拥有接近无限个公有IP地址的IPv6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每个人都能分配到一个甚至几个固定的公有IP地址,而且网速也会更快。被誉为“互联网之父”之一的文顿·瑟夫(V intonG . Cerf)表示:“IPv4是试验网络,IPv6网络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IPv6,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
未来5年,肉眼可见的所有事物都可能被物联网化,家用电器、智能汽车、机械设备乃至森林、沼泽和大海……
仅中国,就将有500亿量级的智能设备连接起来,产生的数据量将大大超越互联网时代,令当前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形见绌。
这些超海量数据将成为商业价值的无尽源泉,人工智能通过对物联网的数据挖掘,也将使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被彻底改变。
工业时代的能源是石油,智能时代的能源则是大数据。只有把成千上万亿个设备,通过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上,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才能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算法,分析出大数据背后的规律。
只有大数据足够大,人工智能才能越来越聪明。而这样规模的数据,只有新一代互联网才能产生,才能承载。
换句话说,统一实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不推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将带来每年300亿美元的市场利润,届时将会出现25亿个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上,并将继续快速增长。
麦肯锡的预测更惊人: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1.1万亿美元(相当于60万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