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域名服务商GoDaddy将收购对手HEG
2016年11月29日
盘点2016年新顶级域名十大事件
2017年1月14日

2016112902

分析认为,最具商业价值的域名资产,如顶级域名中最大的“.com”、排名第五的“.net”都在美国企业威瑞信手里,不会随着此次交权而改变,“域名产业的政治经济格局暂时没有变”。

  2016年10月1日,作为世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互联网,迈出走向全球共治的重要一步。

就在这一天,美国政府机构正式将互联网域名的管理权,移交给总部设在加州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ICANN),结束了对这一互联网核心资源近20年的单边垄断。

当天,ICANN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这一管理权移交将帮助保证互联网长期保持开放、可交互与稳定。”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互联网域名系统的管理被外界称为“有一把后门钥匙”。为了公平起见,不少国家呼吁设立一个新的机构来接管域名系统的管理权,并采用多边政府运营的模式进行管理,然而这一诉求过程漫长而艰难。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毕竟还是做了动作,这个动作的真正意义,不是美国实际交出了什么,而是确切发出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一个新秩序的信号。”

 斯诺登事件推动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资助了互联网开发,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的管理权就一直由美国政府垄断着。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域名与商业之间的冲突每天都在发生,这使得美国方面十分苦恼。

1998年,克林顿政府开始对互联网进行全面私有化。这一年,ICANN这个独特的非营利组织便应运而生了。

ICANN并不是纯粹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而是根据与美国政府签署的合同被置于美国商务部的监管之下,代美国政府管理互联网IP地址和域名等。

ICANN的董事会是由它的成员选举出来的,这些成员代表了世界各地的技术人员、商业公司和互联网用户。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攻击。美 国国会的共和党议员质问民主党是否要出卖国家资源;互联网用户和国内的自由主义者又不断指责ICANN无视其民主宪章,偏向那些大公司。

按照ICANN与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的合同,该机构下属的“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负责管理互联网域名管理系统,涉及域名、数字资源和协议分配三个部分,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对这个机构如何运行具有最终话语权。

不仅如此,美国商务部与其达成一个谅解备忘录,提供了一份期望ICANN执行的政策任务清单;美国商务部还与美国最重要的互联网根服务器运营商 —威瑞信公司(VeriSign, Inc.)之间签署合约,不仅要求威瑞信执行ICANN的全部决策,还要求其执行美国有关根区文件的指示。

此后多年,许多国家一直呼吁美国交出这一权力。然而,是否应当放弃对互联网域名系统的控制,在美国国内一直存在争议。

2013年,美国爆出的“斯诺登”事件和“棱镜门”丑闻,使得各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互联网监控极为愤怒,要求交出互联网域名的管理权。

为了回应斯诺登事件,时任巴西总统罗塞夫于2014年3月主持召开一个重估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国际会议。她在开幕致辞中就表示,在这一情况下,国家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便所有政府的参与都基于平等的基础。

为平息国际社会的愤怒,美国政府才决定加速移交进程。

2014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有意卸下互联网域名系统的“管家角色”,放弃对“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的控制。

不过,这一放弃是带有条件的,那就是不交给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或其他政府间机构,而是交给“全球互联网多利益攸关社群”(Multi-stakeholder)。

“全球互联网多利益攸关社群”,是一个包括学界、民间组织、行业组织乃至政府等参与的组织。为避免交权后被其他政府或某个第三方控制或者“恶意 接管”,在移交条件中,政府及政府间组织被限定为政策制定顾问的角色。超过160个国家的政府整体作为咨询委员会参与,必须在委员会内部达成共识之后方能 发布政策建议。

2016年8月,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正式同意ICANN提交的移交方案,并于10月1日执行。

此举在美国国内仍然遭遇反对声不断。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得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特德·克鲁兹都明确表示反对放弃,并敦促国会采取行动,不过他们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域名产业政经格局暂不变

在美国政府移交出域名管理权,目前ICANN已设立一家叫“公共技术标识符”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作为该机构的附属机构接管“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的职能。

对此,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表示,中方对此表示欢迎,期待移交能够顺利完成。他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问题,一贯倡导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任贤良表示,IANA职能管理权的移交对国际互联网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将推动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国际化的进程,有利于弥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俄罗斯国家域名管理协调中心主任沃罗比约夫则表示,“公共技术标识符”接管,不应成为国际社会参与互联网管理系统的最终解决措施。实现上述移交后,“公共技术标识符”组织应该公开透明地开展工作。

分析认为,最具商业价值的域名资产,如顶级域名中最大的“.com”、排名第五的“.net”都在美国企业威瑞信手里,不会随着此次交权而改变,“域名产业的政治经济格局暂时没有变”。

不仅如此,今后的互联网管理,美国法律的控制也仍然存在。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局长劳伦斯·施特里克林曾表示,ICANN会“一直并将继续受到美国反垄断法的制约”。交权方案也明确指出,这个机构的总部仍位于加州,必须遵守当地法律。

 平等共治任重道远

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互联网共治的诉求日益强烈,在斯诺登事件发生后呼声更高。

事实上,关于ICANN的国际化改革,中国官方代表曾在国际场合表示,中国支持该机构的国际化改革,鼓励中国互联网社会组织、企业、研究机构积极参与该机构事务。与此同时,互联网全球共治应坚持平等开放、多方参与、安全可信及合作共赢原则。

2015年12月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 则”,并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这一演讲,体现了中国国家治理者对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张,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 案。

习近平指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这“四项原则”。

如今,美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全球互联网治理离各国平等共治还有一段距离。而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互联网大国,参与全球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则是势在必行。

在线咨询